8月9日晚间,恒大汽车(00708.HK)发布盈利预警公告,预计截至6月30日,公司净亏损约48亿元,而2020年同期的净亏损约为24.5亿元。
恒大汽车称,2021年上半年净亏损主要是由于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处于投入阶段,购买固定资产及设备,研发等相关费用增加及利息支出。
截至今年上半年,高调进军新能源车的恒大汽车尚未卖出一辆车,也没有车型实现量产。
财报显示,恒大汽车在2020年末的账面货币资金为104.8亿元,而长短期贷款合计已超720亿元,等于净借款逾600亿元。在2019年和2020年,公司利息支出便分别达到23.7亿元和28.4亿元。
截至去年末,恒大汽车已累计投入474亿元,其中研发投入高达249亿元,确保公司在底盘架构、动力总成、电池、工程技术、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
而去年恒大汽车的年度亏损完全来自于电动车业务,另一分支健康管理业务税前盈利约8亿元。去年公司全年净亏76.65亿元,远高于2019年新能源车业务的亏损33.1亿元。
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期研发投入巨大、回报周期长,此前不少分析都认为恒大汽车“在数年内不太可能翻身”,特别是公司的试生产和量产计划出现过数次延期,能否如期量产存不确定性。
7月下旬,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再次宣布下调中国恒大及其附属公司的评级,将中国恒大、恒大地产和天基控股的评级从B+下调至B-,展望为负面。7月13日,广发银行申请冻结恒大地产及旗下项目公司兴市恒誉置业有限公司1.32亿资金,都将“恒大系”推上风口浪尖。
在今年恒大汽车的夏季测试启动仪式上,恒大汽车集团总裁刘永灼表示,恒大汽车将以争分夺秒的速度和最严苛的要求完成一系列测试,新车将于今年四季度启动试生产,明年大量交付。不过,眼下的情况,恒大汽车能否如期量产仍存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