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资讯 > 2022年冲击410万?中国一汽任重且道远
2022年冲击410万?中国一汽任重且道远

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风云突起。不仅有从增量市场陡转进入存量市场后,对整个汽车营销渠道带来的猛烈冲击,更有汹涌来袭的新能源、电动化、网联化浪潮,深深变革和重塑整个市场格局。正所谓大浪淘沙,我们正在见证许多跟不上变化的出局者黯淡离场的身影,以及仍有志在这片宽广肥沃市场中斩获地土的创新者不断开疆拓土。

在这场百年难遇的大变革之中,与中国汽车市场同龄的中国一汽坚定于改革创新,在风浪之中不断更新迭代。

一汽集团.jpg

多年以来,这家车企在很多人心目中,并不单单只是一家车企,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几十年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精神图腾”。这里,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间汽车制造厂,也有中国第一辆汽车的下线。中国一汽的发展,牵动着所有中国汽车人的心。

日前,中国一汽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2021年整体经营数据。2021年,中国一汽累计实际销售350万辆汽车。在介绍中国一汽及红旗品牌2022年工作规划之前,中国一汽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邱现东仍花了三分钟,用“不容易,有进步,存遗憾”九个字,向媒体表达他对2021年的看法。在我们看来,这样的总结是一汽人一向的高标准要求自我和主动反思的缩影。

不容易,疫情反复和芯片断供双重危机

据中汽协的统计,2021年销量排名前十的汽车企业集团中,4家负增长,6家正增长。排名前三的上汽、一汽和东风都是负增长。

不可否认,整个2021年中国车市困难重重,全国多地不仅受极端天气影响,新一轮的疫情再次限制了部分地区消费者购车,而芯片短缺的情况依旧没有得到缓解。回到中国一汽,还有因部分生产基地在东北,受到的有序供电、错峰用电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疫情反复和芯片断供带来的双重危机。

汽车芯片.jpg

就拿中国一汽旗下销量损失最大的一汽-大众来说,2021年,一汽-大众总销量 1,857,777 辆,总生产量为 1,700,777 辆,这意味着一汽-大众的生产量低于市场需求量,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正如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推特上吐槽的一样,“像抢厕纸一样”的抢芯片,让车企“芯”中有苦。在这场愈演愈烈的抢芯大战中,车企经历严峻挑战。

一汽大众奥迪.jpeg

“在去年缺芯最严重时,公司内部召开全体中外方经理人员大会,明确提出要有化危为机的企业家精神,要利用缺芯窗口期,积极优化内部管理,苦练内功。”

一汽-大众.jpg

在前不久举行的一汽-大众2022年新闻年会,一汽-大众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潘占福特别提到2021年“缺芯”危机如何倒逼一汽-大众启动企业内部的数字化变革升级。

可以说,对于汽车产业来说,“缺芯”是一种比新冠病毒影响更大也更深刻的恶性“病毒”。同真实的“新冠病毒”一起,带来2021年汽车产业不平凡的一年。

有进步,自主品牌销量双双起飞

在致全体员工的2022新年献词中,中国一汽董事长、党委书记徐留平,中国一汽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邱现东提到,面对芯片严重短缺、新冠疫情肆虐、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等严峻困难挑战,一汽人迅速行动、迎难而上,难中求稳、稳中求优,坚持保住大盘、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坚持刀刃向内、深入挖掘内部潜力,在防化风险中实现优效益增长,在转型升级中追求高质量发展。

如果说2021年的“不容易”让每一位汽车人都有切肤之痛,那么,中国一汽的“有进步”则是在困难时期将一汽精神淋漓尽致发挥的外在表现。

多年来,中国一汽主要销量来自合资品牌的一汽-大众和一汽丰田。近几年,随着徐留平从长安汽车调任中国一汽董事长、党委书记,在他执掌的4个完整年中,凭借一汽人一如既往的拼,以红旗为代表的自主品牌率先实现了飞跃和变革。

红旗品牌22.png数据来看,首先,2021年红旗品牌的销量首次突破30万辆,同比快速增长50.1%。虽然未能达标40万辆的销售目标,却也仍一跃成为豪华汽车品牌中销量仅次于德系BBA的品牌,甚至将2020年销量远超红旗的雷克萨斯和凯迪拉克甩在身后。

二线豪华品牌销量.png

相比2018年的3万辆,三年之间便实现销量的10倍增长,红旗增速位列高端汽车品牌第一位,其增长速度和市场影响力有目共睹。

其次,自2018年红旗品牌发布全新品牌战略以来,产品矩阵和市场定位稳步完善。以2021年来说,共有红旗E-QM5、H5-21年型、 HS5-21年型、 HS7-21年型、H9-22年型、E-HS9出口、H9+、智能小巴8款车型实现量产。

车型来看,红旗产品矩阵中的两款旗舰豪华车型红旗H9和红旗E-HS9,全年分别取得了超过40,000台和5,400台的销量成绩,在各自市场同级产品中居于前列。

新能源方面,红旗E-QM5三电系统、E-HS9 120kWh动力电池等7个新能源系统按期量产,E-HS9长续航版搭载120kWh无热扩散电池与11kW无线充电,实现行业首发。

红旗品牌logo.jpeg

红旗这几年的发展,无疑是大大增强中国汽车可以从中低端走向高端甚至豪华的信心,走出一条中国自主品牌向上的标杆之路。

同时,同属自主品牌的解放品牌达成销量44万辆,实现中重卡销量全球“五连冠”、重卡销量全球“六连冠”的成绩。可以看到,随着时间推演,中国一汽自主阵营不断增强,就是在集团内也实现了不同细分市场的梯队占位。

存遗憾,来年再战410万销量

不过,虽然红旗品牌销量增加了10万辆,一汽丰田销量增加6万多辆,但正如前文有讲到的疫情和芯片的双重危机的客观因素影响,再加上商用车销量下降、一汽马自达改组等因素,中国一汽总体销量缺口仍未能得到弥补。

“尽管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的业绩,但是我们的有些目标没有达到。”发布会上,邱现东感慨,通过2021年的奋斗实现超过400万辆,是每一个一汽人梦想达到的产销量目标。

在未达到的遗憾之中,我们却仍可窥见“不甘2021”的中国一汽对未来市场的雄心。

首先,是在发布会现场发布的2022年的销量目标。2022年,中国一汽计划销售整车410万辆的目标。其中,一汽-大众销售超过200万辆,一汽丰田销售超过100万辆,红旗品牌销售45-50万辆,一汽奔腾则要实现十万级销量。

红旗品牌2.jpg

相比2021年,这个目标同比增长17.1%,大幅高于邱现东预计的全球汽车行业2022年4%的增幅和中国乘用车领域7-8%的增幅。细分品牌来看,一汽-大众和一汽丰田较上年提升7.8%和16%,红旗品牌则至少需提升50%。

这意味着中国一汽2022年将从上年“存遗憾”的失落中,用超过2021年400万目标的更高目标,来发起全面反击。

智能工厂.png

其中,作为汽车制造核心的研发环节,中国一汽计划投入超过营收的3%,力争达到3.5%。其中,自主品牌的研发投入预计会达到8%左右。

要知道,在2021年,中国一汽研发总投入214.2亿元,较2020年有提升3.9%,占比营收比重3%,这样的研发投入已在各家车企中处于上游水平。持续提升的研发投入代表中国一汽对研发的重视,而对自主品牌的研发倾斜,则代表中国一汽对自主品牌技术实力毋庸置疑的重视。

其次,现场也重磅发布了第七代企业标识和全新品牌口号“中国一汽 创领未来”,有表达出中国一汽在“存遗憾”中又一次刀刃向内的全新出发。

新标识设计理念契合现在主流的扁平化视觉效果,简明、清晰间,也传递出中国一汽对“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新风潮的全力拥抱。

海报.jpg

根据中国一汽的解释,新标识中心的数字“1”,代表中国一汽打造世界一流汽车企业的发展愿景和追求第一的企业精神;主体汉字“汽”,代表中国一汽立足主责主业,由“汽”字构成展翅雄鹰的形态,标志着中国一汽充满积极向上、奋斗奋进的力量。“鹰”的羽翼抽象为两个字母E,则分别代表Environment和Enjoy,寓意中国一汽致力于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努力为用户提供“美妙出行、美好生活”。

相比此前标识,新标识在蕴含的寓意上所体现的中国一汽自身饱满的精神状态、中国一汽在行业中的发展愿景、中国一汽在当今社会中所应负担的责任、中国一汽与用户的关系等多方面,表现的层次更丰富,也更能呼应中国一汽“引领未来”的实际可落地方向。

写在最后

从自主跃迁到焕新出发,一汽仍是那个敢想敢拼的东北少年。过去几年中国汽车市场经历到存量市场的变更,客观环境下疫情肆虐、芯片短缺、原材料上涨等“黑天鹅”接连出现。或许,这些因素确实让中国汽车的发展少了些许“天时”的加持,但是这样更能展现考验企业在关键时候的定力。

正如邱现东在对2021年的三分钟总结中讲到的一样,虽然有这些遗憾,但在解决2021年面对的问题时,有正面拉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对长春国际汽车城在产业链上的建设,有了突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遗憾的2021年,也许正是为中国一汽未来五年或者更长时间的目标实现,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更多资讯
查看更多
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