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北京冬奥会春风,氢燃料电池汽车,甚至是氢能源概念掀起了一波热浪。
1月28日,北京冬奥组委发布《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报告(赛前)》,表示将按照“平原用电、山地用氢”的原则,在各赛区推广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
至于为何是氢燃料车,要知道在本届冬奥会赛场张家口、延庆赛区,地势特点山高路滑、温低坡陡,需要新能源汽车具有超长续航、耐低温的性能,也让氢燃料电池车得以发挥优势。
当然,为了达到整个赛事的低碳目标,北京冬奥会使用的赛事交通服务用车的能源类型包括:氢燃料车、纯电动车、天然气车、混合动力车及传统能源车。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小客车中占比100%,在全部车辆中占比85.84%,为历届冬奥会最高。
北京冬奥组委共筹措了各类车辆4090辆,根据一汽丰田官方微信,2021年11月12日,北京冬奥组委与丰田举办赛事服务车辆交付仪式,丰田为冬奥会、冬残奥会提供赛事服务车辆共计2200余台。其中氢燃料电池车型两种,分别为140辆第二代Mirai(轿车)和107辆柯斯达氢擎(客车)。
这是丰田首次将第二代Mirai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正式引进到中国市场,并且实现大规模的实际应用。而柯斯达氢擎是专门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发的一款氢燃料电池车,是由TMEC(丰田中国研发中心)来负责开发,由四川一汽丰田进行生产。
此外,丰田还携手亿华通、北汽福田,为北京冬奥会提供FC(氢燃料)大巴200余台。
根据北京冬奥组委公布的数据,北京冬奥会将示范运行超1000辆氢能源汽车,配备30多个加氢站,是全球最大的一次燃料电池汽车示范。
除了丰田,北汽集团、宇通客车、福田汽车等车企的氢燃料电池客车也都投入服务冬奥会。
当然除了氢燃料车,冬奥会也对氢能的储运、制备进行了全方位布局。据了解,北京冬奥会示范运营30多个加氢站。其中,由燕山石化负责提供用氢保障的北京庆园街加氢站、北京王泉营加氢站、北京燕化兴隆油氢合建站、河北崇礼西湾子加氢站已在2021年9月初投入运营。截至目前,燕山石化已向北京及周边市场供应高纯氢超260吨。
中国石油也为北京冬奥会建成投用河北太子城加氢站、北京福田加氢站、北京金龙综合能源服务站和河北崇礼北油氢合建站4座加氢站,冬奥期间日供氢能力将达到55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