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上汽集团与奥迪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在上汽大众合资框架内引入奥迪品牌生产和销售工作。17日参加广州车展的大众中国CEO海兹曼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奥迪与上汽即将达成的合作,并不是对一汽大众或者是一汽集团的任何形式的弱化,而是对一汽大众或者一汽集团业务的加强。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坚实的10年规划的共识。”
事实上并非如此,此举立即引起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的强烈不满。十天过后,奥迪经销商的愤怒情绪并未平息,已经在酝酿停止进口和销售奥迪进口车。
11月21日在佛山的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奥迪经销商联会中,德国奥迪负责销售和市场的董事冯德睿表明,奥迪与上汽大众的合作是上汽大众主动找上奥迪的,其对于奥迪只跟一汽合作表示抱怨,已连续5年表达这样的诉求。经销商并不买账,明确提出反对奥迪与上汽大众合作,并要求奥迪在12月1日前给予明确答复,否则采取进一步抵制措施。
他们表示,目前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平稳发展的新常态,豪华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而奥迪品牌因增长乏力导致经销商陷入亏损状态,企业经营面临着很大压力。上汽奥迪一旦成立,必然会建立独立的网络,势必会与现有经销商产生竞争,现有经销商的利益必然会受到侵害。“奥迪没有与经销商共谋出路,而是选择另寻合作伙伴,大家都做这么多年,有点寒心。”
早在11月15日下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奥迪经销商联会(筹)筹备会议在上海召开,此次会议便发出《关于奥迪与上汽大众合资可能损害奥迪经销商权益的问询函》,奥迪经销商联会筹委会秘书长宋涛先生亲手将这份问询函及收到的经销商盖章文件交给奥迪销售事业部德方总经理任思明先生,让其转交给相关人员。
问询函提出三个质问:一是奥迪是否计划与上汽大众成立合资销售公司?二是新的销售公司的销售渠道如何建立?三是如何平衡一汽奥迪经销商和上汽奥迪经销商的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奥迪经销商联会在这个联名问询函中要求德国奥迪方面给予巨额补偿,而且必须在十个工作日内给予正式答复,否则将停止进口和销售奥迪进口车。而“一旦奥迪经销商联手不再提货,那么,对于奥迪的影响将不可估量。”
海兹曼在广州车展接受专访时表示,推进奥迪与上汽合作的重要理由,是基于奥迪对豪华车市场高速增长的判断:这一市场的增速将快于整体市场的增速;在奥迪启动与上汽的谈判之前也已经向一汽“吹风”。“奥迪与上汽的合作对一汽、一汽-大众没有丝毫的损害。”“奥迪牵手上汽,没有一丝风险。”
真的没有风险吗?恐怕下此论尚早。值得注意的是,上汽和奥迪签署的是《谅解备忘录》,而《谅解备忘录》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且上汽与奥迪在股比和具体车型分配上目前还在进一步谈判中。所以,如果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事件处理不好,上汽与奥迪合资依然存在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