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延续了良好的表现,销量与市场份额持续增长,销量达到1052.86万辆,比增长20.50%,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19%,首次突破千万辆关口。而这其中SUV车型的贡献功不可没,2016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突破新高时,SUV的贡献率已经高达49.3%,占到自主品牌销量的半壁江山。更重要的是,SUV已经成为自主品牌的立足之本。
产品的成功离不开令人信得过的产品品质,东风风行便一直践行“品质向上、品牌向上”发展战略。而景逸X5无疑是东风风行产品阵营中的当家花旦,推出“8年16万公里”的超长保修更是令人惊讶,当然这也是其对于品质的自信,而其在品质方面有何过人之处想必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巧合近期侃车君有机会参加由东风风行举行的“探品质之源 寻实力底蕴——全新景逸X5品质之旅”活动,通过走进东风柳汽乘用车基地,了解柳汽的工厂设备,现场见证全新景逸X5的生产过程。
柳东新区位于柳州市东北部,为国家级高新区,在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便已超过1000亿元。坐落于此的东风柳汽乘用车基地年产值超200亿元,包括乘用车基地、商用车基地、研发中心、发动机工厂等项目,共占地约5300亩。本次品质之旅重点参观的是乘用车基地二期。它于2016年10月工程竣工,年产能将提升至40万辆。整座工厂规划有序,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车间严格按照经纬线整齐划分,,每个细节均体现着东风风行对高品质、严要求的追求。
冲压车间为全封闭无尘环境,采用6轴\7轴机器人自动冲压,仅需少量工人负责监控或调整设备。高度洁净、高度自动化的冲压生产线,将尺寸误差降到最低,带来较高的良品率,并大幅提高生产节拍。更具革新性的是,它直接促进了东风风行研发能力的提升。“小圆角棱线冲压工艺的不断突破,使产品的造型设计从此不再受制造工艺的制约,为高颜值精品的打造注入无限可能。”东风风行研发工程师如是说。这项质的飞跃已直观体现在全新景逸X5上,如明朝圈椅、CCTV大楼、中国书法笔锋等造型复杂的元素便得以实现,并融入到车身造型中。
焊接车间的自动化率达到100%,整个车身焊点全部由机器人焊接完成,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焊接质量,率先应用的激光拼焊技术是其中一大亮点。激光焊接引起的车身变形小,镀锌层烧损少,焊缝不宜腐蚀,焊接状态稳定,焊缝缺陷率极低,焊缝成形美观。这不仅能提高了车身的抗疲劳性、抗冲击性以及抗腐蚀性能,也使零部件贴合精度控制到2mm以内,整体车身尺寸精度达到97%,在行业中具有较高的水平。
涂装车间采用先进的ABB自动化涂装机器人,对产品进行4层涂装,从里到外分别是起防腐防锈作用的电泳漆、增强色漆附着力的中间漆、呈现缤纷色彩的色漆以及起保护作用的清漆,且全部为无毒无污染的水性漆,涂装质量更是令人点赞。美国佛罗里达州是国际公认的基准户外曝晒测试场,在那里暴晒一年的老化程度相当于在其它地区暴晒若干年。而经这条ABB涂装线加工后的部件,在佛罗里达暴晒两年后仍未出现质量问题。
总装车间物料输送采用AGV自动小车集配指示系统,由机器人自动扫码配料,并引入防错防误技术,最大程度减少人为缺漏,大幅提高装配质量。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参观结束后,我们又走进了发动机生产车间。这里正在生产型号为DFMB20的自主发动机,技术上源自PSA,广泛搭载于东风标致308/408/508、东风雪铁龙C5等主流合资车型。在汲取先进、成熟动力技术的基础上,东风风行着手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自主研发,试制的1.8T发动机已点火成功。这意味着,东风风行的核心技术短板正在加速补齐。
东风柳汽对于东风风行乘用车的发展,秉承的是全产业链同步升级的体系化全局观。东风汽车董事长竺延风曾对东风柳汽给予了肯定:“通过不断探索实践,东风柳汽体系能力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果。”确实如此,在此次品质之旅中,不论是在研发、生产、质检等各个岗位上,每位柳汽人都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力量给众多媒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依托东风柳汽乘用车基地,东风风行2.0时代精品化战略得以实施。全新景逸X5代表着当前东风风行最高水平的造车技术,是东风风行持续践行“品质向上、品牌向上”发展战略的成果,更是东风风行不断努力强化体系能力建设的体现。相信,通过此次“探品质之源 寻实力底蕴—全新景逸X5品质之旅”活动的展开,将对东风风行努力成为国内主流制造商的自信心提升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