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日坊间盛传,同样是跨界造车,中国造代表人物董明珠却当着中国互联网造车之父李斌直言互联网造车“不靠谱”,弄得一向以绅士示人的李斌有些尴尬,但反驳却也掷地有声。究竟是咋回事,他们怎么就互掐起来了呢?
原来,6月11日晚,央视财经频道《对话》节目话题以《新能源的最后一公里》为话题,格力电器董事长董小姐、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等应邀成为《对话》座上宾。
回看这一期《对话》视频,传言基本属实。而有目击者称,视频有删剪,现场气氛一度紧张,其阵仗可与前几年前董小姐与小米创始人雷军“10亿对赌”相媲美。
要说造车基因,董小姐是刚刚入门,她凭什么对中国第一汽车网“易车”创始人、中国互联网造车教父李斌说三道四?是因为抓到李斌口的痛点,还是对互联网+知之不深;是性格上口无遮拦,还是故意为之想扯媒体眼球?
造车必须匠人之能,在中国像董小姐这样的有匠心的企业家的确是凤毛麟角,过去几十年,包括汽车在内的中国制造因为不重视品牌与质量,或者学习不到核心技术已经上演了太多 “老大徒伤悲”的故事,而眼下中国新能源行业可以说到处都是浮云,与炒概念、大资本相比,的确少了些“匠心”;履历上没有“匠人”经历的李斌,他如何回答董小姐质疑?
董小姐有啥资格跟李斌互掐?
在《对话》现场,董小姐首先回答了她介入了汽车制造的动机。董小姐在节目中表示,格力电器的家电版图发展到如今,唯独缺乏储能模块。家用储能可以解决峰电谷电矛盾,并且避免谷电浪费,解决家用停电的后顾之忧。可以看出储能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投资方向。
最初看上珠海银隆就是因为储能,这家公司最初是以储能技术进入,其钛酸锂电池使用寿命长,不会起火爆炸,安全性在多种电池技术中最高。
董明珠直言,投资珠海银隆不只是投入了全部身价,更是举债进入。资料显示,董明珠已是银隆第二大股东。珠海银隆新估值约134亿元,估算董明珠持股17.46%需要的投资额约23.4亿元。看来举债一说并非虚言。
她当时迫于无奈去找了王健林和刘强东,对他们说即使失败了也应该去投,因为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国家战略。
“其实王健林最初是准备投10亿元,后来因为刘强东等人也想进入,便缩减成了5亿元。”董明珠透露,其实她与王健林并无深交,并非外界所传的关系很好。之所以王健林能够毫不犹豫的投资,很大的原因还在于他也看好我国的新能源领域。
当《对话》主持人问到也来到现场银隆魏银仓,在董明珠投资银隆之后,“可能是把从前的走路变成了跑步,甚至是冲刺,你觉得能够胜任得了吗?”魏银仓回答:“尽力而为”。
对此,董小姐立马“纠正”,不是“尽量”,而是“必须”,董小姐坚决的态度也可见一斑。她说:“他(银隆)是埋在沙里面的金子,我们去把他挖出来。”但是拿到消费者面前的就必须是最好用的、最安全的产品,这是企业家的责任。
董小姐作为“中国造”的代表,以上几句对话也足见其匠人匠心。
李斌凭什么可以跟董小姐说不?
据悉,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是从2012年开始想做一个电动汽车。他当时在易车网上做了一个调查,想充分了解用户的想法。“有意思的是,其实我们平时想的那些事情用户并不是特别关心,比如说电池安全的问题,虽然这个确实非常重要。”用户最关心两个问题:一个是充电方不方便。二是买电池车的初始高不高。但补贴减弱了用户这两大痛点。
“我在想商业模式的时候,这两点问题花了两整年的时间思考。”李斌说,我们调研了很多电池公司,营运公司,汽车制造公司。“我觉得还是要发挥我们互联网背景去造车,那就是用户思维,解决用户痛点。用户痛点不是简单的靠一个产品、一个技术去能解决的。因此,我们决定集合最优秀的资源,包括制造方面的,包括供应链方面的合作伙伴,我们去打造一个中国的用户买得起,真的用起来‘爽’的一个车。”
两年后即2014年蔚来汽车创立,联合发起人包括汽车之家李想、易车网李斌、腾讯马化腾、京东刘强东,李斌出任CEO,他们都有互联网基因,因此李斌也被粉丝们称为中国互联网造车之父。他们将设计总部安家在慕尼黑,还在San Jose设有软件中心,大多的工程师在中国上海工作。在他的主导下,蔚来汽车已经融资10亿美金以上,绑定了红杉、华平及高瓴等大部分知名风投;同时,拥有了两大汽车媒体创始人优势,又聚集了腾讯、百度及京东等互联网巨头资源。
最近两年蔚来先后在南京建厂,与与江淮汽车签署了制造协议;今年与长安、德国大陆集团签订合作协议。
产生方面,蔚来汽车已发布了超跑车型EP9、概念车型EVE以及量产车型ES8。
基于用户思维,重视设计、重视研发、重视制造,又有强大的资本和得天独厚的营销资源,是不是有想不成功都难的感觉?或者说蔚来汽车都不能在新能源汽车有所作为,都不能跟特斯拉一较高下,中国新能源汽车路又在何方?
《对话》现场,他们互掐了啥?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大潮中,除了传统整车企业,还拥入了一大批跨界造车者,这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势头最猛的当属互联网造车势力。他们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本,被称为“野蛮人”的入侵。
其实,在这批新兴造车势力中,董明珠与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非常具备代表性。在对话节目现场被问及互联网造车是否靠谱时,董明珠和李斌却针锋相对,看法不一。
向来敢说实话的董明珠毫不客气的表示,互联网造车并不现实、“不靠谱”。
她认为,虽然大家都在谈互联网时代,但是必须要先搞明白互联网时代究竟是什么。以格力电器的制造经验来看,现在的智能制造是通过技术和计算来控制机器,效率和品质管控能力均快速提升。
但制造并非仅仅有互联网技术就行了,没有人才、没有核心技术、没有控制好每一个制造环节,想造出一步好车并不现实。
李斌则表示,互联网造车并非外界所想的网上跑火车,从事互联网造车的一批人很早便是从事汽车行业,非常尊重汽车行业的生产制造规律,包括研发、测试、质量、成本、供应链等等。
但是造一辆好车只是必要条件,在现在的消费环境和市场环境中,但并非造一辆好车就足够了,还要开起来爽,用起来爽。这正是蔚来汽车要做的。
《阿米电动吧》点评:谁会走得更远?
新能源汽车无疑需要董小姐的“匠心”,更需要“电”技术的突破,但我们必须明白“电”技术无论怎么突破也只是代替了油,并不会给用户带来多少“爽”的体验,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绝对不是把动力换成“电”那么简单;而是必须互联网化、智能化,高度人性化。如果说智能手机给人类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带来了便捷和效率,是人携带的或变成了人身体一部分,而新能源车则会是携带着人或者人变成车的一部分,这就要求它必须跟外界高度互联,像人一样聪明,给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带来超越手机的便捷。不然,我们又会被特斯拉甩几条街。中国新能源汽车又会只靠着人口红利获得一点可怜的加工费和营销费用。
因此,笔者奉劝董小姐能与李斌同学携起手来,共创中国新能源汽车明天,共同为国家战略作出贡献。但笔者又一想,特斯拉与丰田这么甜蜜合作最终还是分道扬镳,我想还是不撮合董小姐与李斌谈婚论嫁;不过,就像我相信丰田与特斯拉分开都会分别成功一样,我也相信董小姐的梅花会遍地开,李斌的“蔚来”也一定会来。
不过,从长远来看,假如让笔者只选一个的话,我更相信李斌的“蔚来”走得更远。从这点来讲,期待李斌的“爽车”尽快量产,尽快驶入寻常百姓家。
《阿米电动吧》,为新能源汽车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