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210一个陌生的名字,这个诞生于1963年的汽车型号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产量不高,可能很难勾起人们的回忆。但如果说BJ212那一定会有很多人蠢蠢欲动。而现在BJ212的传承车型又来到了我们的眼前,非承载式的坚固车身,可拆卸的车门与车顶,可将扭矩放大2.5倍的机械式分动箱以及可选装的后桥差速锁这一切看来都是那么的野性与硬朗,没错这就是BJ40。
作为15万左右的硬派越野车,BJ40所在的车型细分市场原本就是一个小众市场,极少的竞争对手也说明这一点。不过竞争对手少不代表竞争力就低下,像哈佛H5、吉姆尼等都是硬派越野车中的佼佼者。
外观:硬朗无比
说到BJ40的外观也许会有人说这是对牧马人的抄袭,但我的感受是这是BJ系列越野车的历史传承,或许是有借鉴但我并不认同抄袭的说法。
在引擎盖上和A柱下沿一个一个的铆钉就能向我们传递一种强烈的信号“我很硬朗”。
@page=@
内饰:粗旷有余 细腻不足
在内饰的设计方面BJ40并没有增加特别花哨的元素,简单的线条都是秉承了使用的原则,或许也可以用简陋来形容。
可拆卸式的顶棚以及车门是个亮点,不过这样做的真正意义可能并不是太大。
@page=@
试驾:越野基础尚佳 动力一般
动力方面,BJ40搭载了一台2.4L自然吸气发动机,不过经过针对性调教,这台发动机1600转就可以输出60%的扭矩,达到1900转就可以输出90%的扭矩,这对于越野车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种调教,保证了在极端路况条件下发动机能够输出足够强劲的动力。
与发动机匹配的是一台5挡手动变速箱,变速箱的手感不够紧实,挡位清晰度也需要提高,入挡手感也比较一般,但好在挡位不会让人感觉生涩。
BJ40带有分时四驱功能并且分动箱可以提供2.5倍的扭矩放大效果,这为越野脱困提供了不小的帮助。要知道牧马人作为硬派越野车的典范,分动箱的放大效果也仅为2.7倍。
越野车与SUV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底盘结构是否是非承载式车身,而BJ40就是采用的非承载式的车身结构,车身强度高、车架抗扭力强。
越野车通过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离地间隙、离去角度和接近角度的大小,由于BJ40的车身短小精悍所以它在离去角和接近角两项指标上都非常出色,离地间隙也达到210mm,面对一般的道路隆起都可以毫无压力。
我们今天的试驾被安排在了一个场地内,场地内设置有烂泥地、驼峰、斜坡、炮弹坑和水沟等越野项目。由于第一天下了雨这给我们第二天的试驾带了诸多刺激的元素。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