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资讯 > 仰望U9X 为未来造车 为中国造梦
仰望U9X 为未来造车 为中国造梦

“全球第一,没有定语!”


在“行业第一”、“全球首发”泛滥成灾的汽车宣传语中,仰望U9赛道版为中国汽车喊出了最有底气也最简洁的一声“全球第一”,没有任何前缀与修饰,就是扎扎实实地刷新了全球极速纪录——496.22 km/h。



在仰望U9赛道版全球首秀的发布会现场,门外的一辆仰望U9赛道版刚从珠海“出差”回来,明天就要“马不停蹄”赶往成都赛场。而就在前一天,它刚刚拿到了中信部的“准生证”,标志着它可以量产上市了。


发布会上,仰望的汽车销售总监胡晓庆宣布了仰望U9赛道版的名字——仰望U9 Xtreme。其命名源自英文单词“extreme”,意为极限、极致,而字母“X”寓意未知与边界,二者组成的“Xtreme”象征着仰望U9X突破边界、追求极限的探索精神。


与兼顾日常舒适及赛道驾趣的仰望U9不同,仰望U9X专注于极致赛道性能,不仅反映了比亚迪雄厚的技术基础,更展示了仰望汽车作为划时代引领者的姿态。它将代表汽车性能最高水平的极致赛道从燃油时代带入了新能源时代,并实现了超越性突破。不仅为未来造车,也为中国造梦。



持续进化,超越极致



三电系统,是比亚迪的传统“艺能”,仰望U9X的极致性能正是由此出发。


发布会现场,仰望研究院院长杨峰谈到,为了把去年391.94km/h成绩前的一连串定语拿掉,3000匹的马力成了他们的首要目标,但传统燃油超跑才750匹,意味着仰望U9X每个轮子都要达到人家的整车动力。这个想法听起来很疯狂,但他们还是做到了。



电车的马力是电压×电流,所以提高电压成了重中之重,这就有了全球首个1200V超高压平台。但如此高的电压平台并非是“平地起高楼”,它是从比亚迪今年发布的1000V超级e平台上进化而来,也就是从1500V的碳化硅功率芯片中“百里挑一”挑出来后再进行反复优化。


“百里挑一”,听起来很困难,但这却是仰望的独特优势所在,因为其他车企“根本没得挑”。也就是说,3000匹的马力、1200V的超高压平台,这些令人咋舌的技术创新,都得益于比亚迪高度的全栈自研和垂直整合。每当仰望U9X的研究团队提出一个看似“疯狂”的设想前,都会去比亚迪的“鱼池”里狠狠“捞”上一番,网友不禁感叹:“迪子的技术池真是深不可测。”


但在探索极限性能的路上,仰望U9X不仅有“帮手”,还有更多的“敌人”,其中最大的敌人便是热衰减,因为持续的高功率输出会产生巨大热量。如何散热?这一问题不仅直接决定了性能的可持续性,还影响着车辆的安全。



为此,U9X重构了整套冷却系统,采用大流量油泵和立体电机冷却方案,总功率提升133%。得益于比亚迪丰富的电芯优化经验,仰望U9X搭载的赛道级刀片电池,配合全新的双层冷却结构,实现了30C的超高放电倍率与极致的散热效率,树立了磷酸铁锂电池性能标杆。


至此,仰望U9X在比亚迪的“肩膀”上,实现了针对极致赛道的主要硬件升级。但仰望U9X要做的是新能源时代的纯电超跑,它不止要在硬件层面突破传统燃油超跑的性能,还要从软件层面去拓宽新能源时代纯电超跑的想象边界。



改写规则,再造巅峰



对于传统的汽车工程公司而言,更多是在研究硬件的升级,而仰望更具颠覆性的创新还在于软件上,生动诠释了“软件定义汽车”的新时代汽车标准,也由此证明了新能源时代对于燃油时代的性能超越性,缔造了纯电超跑的巅峰性能。


为此,仰望U9X不仅要做全球最快的电车,也超越了燃油超跑的最快速度,不仅刷新了全球极速纪录,还要实现极速与圈速的双突破。


用仰望研究院院长杨峰的话来说:“极速就像百米冲刺,圈速就像铁人三项。”在铁人三项中,既要越野过山地又要涉水、骑单车,也就是说,“跑圈”考察的是赛车的综合素质和长久耐力。但即使是在“绿色地狱”——德国纽博格林北环赛道,仰望U9X第一次就跑出了6分59秒157的圈速成绩。



兼顾极速与圈速有多难?要知道,传统高性能车领域存在着一个工程学悖论,那就是“极速性能”与“赛道圈速”本质上是相互制约的工程目标。


就像短跑运动员冲刺得穿紧身衣(低风阻造型)减少空气拉扯,踩长步幅(长齿比传动)让每一步都跑得更远,还得有爆发性的肌肉(高功率输出)。可一旦到了赛道拼“圈速”,就变成了障碍赛:得靠宽体尾翼、扩散器这些“小翅膀”(高下压力空力设计)把车身牢牢按在地面;还得反应快(精准动力响应),给油收油要跟弯道节奏严丝合缝,车身姿态也得灵活。


其间的悖论在于,短跑的“紧身衣”会削弱障碍赛需要的“下压力”,长步幅在频繁转弯的赛道上反而会“踩不准节奏”,这两种需求从根上就在“掰手腕”。然而,仰望U9X凭借易四方、云辇-X创新技术架构,将车身姿态控制引入赛道场景,重构了超级跑车的物理极限,让极速与圈速双优成为可能。



具体而言,易四方技术就像给每个车轮装上了“独立智能大脑”,以每秒超100次的超高频率,对每个车轮进行独立精准的扭矩矢量控制,对动力的输出做到“快、准、狠”。而云辇-X则像“赛道姿态管家”,能够实现车辆垂向控制,有效抑制激烈驾驶中的车身俯仰侧倾,让“贴地飞行”从比喻变成技术现实。


在研发过程中,外界提出易四方和云辇-X系统可以作“阉割”,因为保留它们会加大车身重量。但仰望的研发团队坚持了下来,因为他们坚信易四方和云辇-X技术是突破传统燃油超跑性能的最佳创新。


因为在赛道文化发展的130年来,一直都在围绕轮胎、马力、轻量化、空气动力学、驾驶技巧等可控变量进行优化和探索。在新能源时代,比亚迪希望在此基础之上发挥新能源汽车的优势,为赛道引入“车身姿态控制”这一新的可控变量,探索新能源时代纯电超跑的极限,是不是可以比以前走得更远。



为未来造车,为中国造梦



“跑那么快有什么用?”但曾经的火车时速也就50km/h,后来高铁达到了三百多的时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仰望认为,总有人要为未来造车。


“汽车跳舞有什么用?”社交媒体上被广泛调侃的仰望U9的“跳舞”功能,其实正是云辇-X对车身姿态所进行的垂向控制,它为仰望U9X攻克纽北的“魔鬼弯道”起到了关键助力。


面对大众的这些质疑,仰望从没有停下脚步。因为世界上第一条电报线在1838年建成时,也曾被质疑“传几个符号有何意义”;贝尔发明电话之初,更多人讥讽“难道要靠电线唱歌?”然而,正是这些“无用的奇技”,彻底重构了人类沟通的方式,为全球互联埋下基石。



那些不被常人所理解的技术创新,很可能会在后来迸发出改变生活的强大势能。创新者之所以超越时代,正是因为他们敢于相信未被大众验证的价值。

如今,走上赛道的仰望U9X正在走出证明比亚迪顶尖技术价值的关键一步。回首汽车工业的历史,那些声明显赫的汽车品牌无一不是在赛道上锤炼自己的威名,而仰望,终于代替中国汽车走在了这个舞台上。


更多资讯
查看更多
15:39